(本試劑僅用于科研、實驗、技術支持,不直接用于臨床診斷) 【簡介】 本試劑盒用于測定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。 TG 增高:常見于原發性或繼發性高脂蛋白血癥、動脈粥樣硬化、糖尿病以及腎病綜合癥等。 TG 降低:常見于原發性脂蛋白缺乏癥,甲狀腺機能亢進、腎上腺機能不全以及消化吸收不良等。 【測定方法】 氧化酶法 【測定原理】 血清中甘油三酯被脂肪酶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,甘油和ATP在甘油激酶作用下生成甘油-3-磷酸和ADP,甘油-3-磷酸在甘油磷酸氧化酶作用下生成過氧化氫,過氧化氫參與Trinder反應生成紅色化合物,引起546nm處吸光度的上升,吸光度的變化與甘油三酯的含量成正比。 【試劑盒組成】 | 規 格 | 組 份 | 濃 度 | 試劑 | 液體雙試劑 試劑Ⅰ:試劑Ⅱ=4:1 | 4-氨基安替比林、TOOS、工具酶等 | 適量 | TG校準品 | 液體 | 甘油三酯、穩定劑等 | 見標簽 |
【樣本要求】 不溶血血清或肝素抗凝血漿。樣本中的甘油三酯在2-8℃可穩定3天。 【測定步驟】 1.本試劑為液體雙試劑,可直接使用。 2.測定參數:波長:546nm;光徑:10mm;溫度:37℃。 3.測定方法: 加入物 | 空白管 | 校準管 | 測定管 | 試劑Ⅰ | 240 | 240 | 240 | 蒸餾水(uL) | 3 | - | - | 標準液(uL) | - | 3 | - | 樣本(uL) | - | - | 3 | 混勻,置37℃孵育5分鐘,讀取各管吸光度A1 | 試劑Ⅱ(uL) | 60 | 60 | 60 | 混勻,置37℃保溫5分鐘,讀取各管吸光度A2,計算ΔA=A2-A1 |
4.上機參數: 溫 度 | 37℃ | 血清+R1反應時間 | 300秒 | 樣本量 | 3uL | 主 波 長 | 546nm | 試劑Ⅰ | 240uL | 副 波 長 | 660nm | 試劑Ⅱ | 60uL | 血清+R1+R2反應時間 | 300秒 |
5.計算: TG含量 (mmol/L) = [(ΔA標本-ΔA空白)/ (ΔA校準-ΔA空白)] × 校準品值 【性能指標】 1、 空白吸光度 ≤0.100; 2、 線性范圍0-10.0mmol/L; 3、 批內/分析內精密度 CV≤5%;批間相對極差 ≤7%; 4、 準確性 相對偏差不超過±10%。 5、 抗干擾性 血清膽紅素<400mg/L、血紅蛋白<2.5g/L、抗壞血酸<60mg/L時,對測定無顯著影響。 6、 方法對照 用本測定試劑和日本第一化學株式會社TG測定試劑測定100例血清TG含量,結果顯示相關系數>0.980。 【注意事項】 1、試劑變混濁或空白吸光度值>0.10時,將不能使用,應棄去; 2、建議各實驗室建立自己的正常值范圍; 3、試劑與樣本量可根據需要按比例調節; 4、請勿用嘴直接吸取試劑,避免接觸皮膚、眼睛及粘膜,一旦接觸,應即用水沖洗污染部位; 5、使用配套的校準品校準,校準周期為30天,更換試劑批號時需要重新校準。建議使用正常值和病理值生化質控血清進行室內質控,測定的控制值應在確定的限制范圍內,若控制值失控,實驗室應采取適當的糾正措施。 【參考范圍】 男:0.48-1.82mmol/L;女:0.58-1.88mmol/L; 建議各實驗室建立自己的正常參考值范圍。 【儲存條件與有效期】 未開封的試劑在2-8℃避光條件下可穩定12個月,置37℃水浴至少可穩定7天。 試劑開封后,存放在分析儀試劑倉中(2-8℃)的試劑在30天內性質穩定。 【參考文獻】 1、SCHETTLER G., NUSSEL E., ARBEITSMED. SOZIALMED. PRAVENTIVMED 1975; 10: 25 2、JACOBS, N. J., VANDEMARK,P. J., ARCH BIOCHEM BIOPHYS 1960; 88: 250-255 3、TRINDER, P., ANN CLIN BIOCHEM 1969; 6: 24 4、KODITSCHEK, L. K., UMBREIT, W., JOURN OF BACTERIOL 1969; 98: 1063-1068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