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本試劑僅用于科研、實驗、技術支持,不直接用于臨床診斷) 【簡介】 本試劑用于體外定量測定人血清或血漿中總蛋白的濃度。 蛋白質是血清的主要成分,分白蛋白和球蛋白兩類,在機體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。血清總蛋白增加常見于嚴重腹瀉、嘔吐、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、營養不良和消耗增加等,肝臟疾病亦可導致總蛋白水平降低。 【測定方法】 雙縮脲比色法 【測定原理】 在堿性條件下,蛋白質多肽鏈中的肽鍵與銅離子作用形成紫紅色化合物,通過比色測定紫紅色化合物的吸光度對總蛋白進行定量。 【試劑盒組成】 | 規 格 | 組 份 | 濃 度 | 試劑 | 液體單一 | 硫酸銅、 酒石酸鉀鈉、碘化鉀 | 適量 | TP校準品 | 液體 | 蛋白質、穩定劑 | 80g/L |
【樣本要求】 不溶血血清或肝素抗凝血漿,樣本中總蛋白在室溫(18-25℃)條件下可穩定1周,在冷藏(2-8℃)條件可穩定1個月,冷凍(-20℃)條件則可穩定更長時間。 【測定步驟】 1、本試劑為液體單一試劑,可直接使用。 2、測定參數:波長:546nm;光徑:1.0cm;溫度:37℃。 3、測定方法: 加入物 | 空白管 | 校準管 | 測定管 | 單一試劑 | 300 | 300 | 300 | 蒸餾水(uL) | 6 | - | - | 校準液(uL) | - | 6 | - | 樣本(uL) | - | - | 6 | 混勻,置37℃孵育10分鐘,讀取各管吸光度A |
4、上機參數: 溫 度 | 37℃ | 血清+試劑反應時間 | 600秒 | 樣本量 | 6uL | 主 波 長 | 546nm | 試劑 | 300uL | 副 波 長 | 660nm |
5、計算: TP含量 (g/L) = [(A標本-A空白)/ (A校準-A空白)] × 校準值 【性能指標】 1、 空白吸光度 ≤ 0.5; 2、 線性范圍 (0-100)g/L; 3、 批內/分析內精密度 CV≤4%;批間相對極差 ≤6%; 4、 準確性 相對偏差不超過±10%。 5、 抗干擾性 血清膽紅素<250umol/L、TG<12mmol/L、血紅蛋白< 5.0g/L,對測定結果無顯著影響。 6、 方法對照 本試劑盒檢測方法與日本一化的方法進行相關性比較試驗,結果如下:Y=1.033X-0.15,r=0.99,n=30,Y為本法試劑,X為日本一化試劑。 【注意事項】 1、試劑變混濁或空白吸光度值>0.5時,將不能使用,應棄去; 2、建議各實驗室建立自己的正常值范圍; 3、試劑與樣本量可根據需要按比例調節; 4、請勿用嘴直接吸取試劑,避免接觸皮膚、眼睛及粘膜,一旦接觸,應即用水沖洗污染部位; 5、使用配套的校準品校準,校準周期為30天,更換試劑批號時需要重新校準。建議使用正常值和病理值生化質控血清進行室內質控,測定的控制值應在確定的限制范圍內,若控制值失控,實驗室應采取適當的糾正措施。 【參考范圍】 兒童 1天~4周 45~68 g/L 2~12月 45~73 g/L 12 月以上 58~80 g/L 成人 60 ~ 85g/L; 建議各地建立本地區的參考值范圍。 【儲存條件與有效期】 未開封的試劑在2-8℃避光條件下可穩定12個月,置37℃水浴至少可穩定7天。 試劑開封后,在2-8℃可穩定4周。 【參考文獻】 1. Thomas L. Clinical Laboratory Diagnostics. 1st ed.Frankfurt: TH-Books Verlagsgesellschaft; 1998.p. 644-7. 2. Johnson Am, Rohlfs EM, Silverman LM. Proteins. In: Burtis CA, Ashwood ER, editors. Tietz Textbook of Clinical Chemistry. 3rd ed. Philadelphia: W.B Saunders Company; 1999. p. 477-540.
|